◇通过完善配套、创新场景,延长链条、集群发力,充分释放无人机行业发展潜力,为飞手们不断创造就业新场景、新空间
文 |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 熊家林
无人机操控员操控无人机在油菜田喷施肥料(2023 年 3 月 7 日摄)胡晨欢摄 / 本刊
看着回传影像对高速公路桥梁进行智能巡检、将乡镇医院样本送到上级医院进行快速检测、在山区上空灵活运输农产品……近年来,无人机被开发出越来越多的使用场景,在提升工作效率、替代危险作业、抵达人力难及之地等多方面发挥出显著作用,既赋能传统行业,更创造新的需求。被称为“飞手”的无人机操控员随之成为走俏的职业,据测算,我国飞手就业人才缺口高达百万人。
仅以农用无人机为例,2024年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约25万架,一大批新农人或“老把式”在实践中逐渐熟练操控无人机洒药施肥、采摘运输、种植监测等,改变着农业生产方式,开辟了就业新空间。
面对百万人才缺口,如何实现飞手高质量充分就业?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,各地通过院校、机构等加大专业人才输出力度,同时规范市场、搭建平台,促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。
教育培训扩源
面对飞手就业机遇,各方力量正在加入培训供给“赛道”。
职业院校发力。17岁的史凡宇是江西南昌市第二十三中学无人机专业班高二学生。近日他参加了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无人机竞速赛(无刷组)项目总决赛并获二等奖,回到学校后立即加强了无人机抗干扰训练。史凡宇说,6000多名参赛选手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,想成为有竞争力的职业飞手,还要进一步提升技能。
史凡宇是这所“职普融通”试点中学无人机专业班在读的七八十名年轻“老飞手”之一。2019年,南昌二十三中开始涉足无人机教育,在初中开放无人机选修课程,并成立社团;在高中开办无人机专业。二十三中无人机教研组组长周海燕介绍,自2021年起,学校增挂“南昌市交通航空职业学校”校牌,无人机教学既在教室授课,更在实训基地实操,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。
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目前已有500多所高职院校开设无人机相关专业,其中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校超过400所,培养输送学生数量已成一定规模。同时,无人机实名注册数量仍在快速增长。
相关机构加入。2024年11月,位于浙江杭州的城运驾校在取得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》和《无人机培训专项企业能力等级资质证书(甲级)》,并配备模拟飞行教室、无人机教练机等之后,跨界做起了飞手培训。驾校工作人员介绍,这里可开展4类民用无人机执照和3类微轻机型操作合格证培训课程,短短几天就已有几十名学员前来咨询报名。近一段时间,依托场地优势,“跨界”加入无人机培训的驾校不在少数。
专业无人机培训机构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,目前我国这样的机构已有约千家。在江西低空数研科技有限公司翱翔学院的训练场地上,无人机运转的嗡嗡声随处可闻,沿既定路线,一架架无人机在空中划出流畅的曲线。这家近年成立的培训机构相关负责人盛立柱说,学院可培训农用植保、物流、航拍等多个类型的飞手,今年培训人数同比增加50%以上。
校企合作直供。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国网永川供电公司签订协议,通过校企合作,供电公司巡检班多名青年职工成长为无人机能手;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通联航空合作推进“工学结合、工学交替”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……近年来,各地相关院校机构加强产教融合,直接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,成为提升无人机领域人才供给质量的重要方式。
—— 知精准报价 避装修深坑 ——
平均七年以上的设计经验资深设计师为您服务